|
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 / 作者:王安石 |
窮冬追路出西津,得侍茫然兩見春。
發丹久嗟淹國士,起家初命慰鄉人。
行辭北闕樓臺麗,歸佐南州縣邑新。
班草數行衣上淚,何時杖屨卻相親。
|
|
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解釋:
詩詞:《次韻十四叔賜詩留別》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窮冬追路出西津,
得侍茫然兩見春。
發丹久嗟淹國士,
起家初命慰鄉人。
行辭北闕樓臺麗,
歸佐南州縣邑新。
班草數行衣上淚,
何時杖屨卻相親。
中文譯文:
在寒冷的冬天追尋道路來到西津,
得以侍奉時,茫然間兩度見到春天。
長期懷才不遇,嘆息那些被困于國家的人才,
初次受命起家,慰藉著故鄉的人們。
告別北方的朝廷樓臺的美景,
歸隱到南方的州縣,開始新的職責。
班草上的幾行淚痕,
什么時候能夠放下權杖和履屨,重新相聚?
詩意:
這首詩是王安石寫給他的表弟的離別之作。詩中表達了王安石對自己官場生涯的不滿和對國家才士境遇的感慨。他在窮困的冬天踏上追求機遇的旅途,最終得以在春天獲得了一份官職,但他仍然懷念那些長期被埋沒的人才。他告別了北方的朝廷,來到南方擔任新的職務,希望能夠在那里有所作為。詩中的班草上的淚痕象征著他內心的傷感和對離別的惋惜,他希望能夠有一天擺脫官場的束縛,重新與親人團聚。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王安石對自己官場經歷的思考和情感的抒發。作者通過描繪冬天的寒冷和追尋路途的艱辛,以及春天的到來,展現了他在艱難困苦中的奮斗和希望。他對國家才士命運的嘆息和對故鄉人民的牽掛,體現了他對社會現實的關切和對人民福祉的關心。詩中的離別情景和對未來的期許,使人感受到作者的內心紛亂和對未來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思想深沉,展現了王安石作為文人官員的復雜心境和為國家和人民付出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