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微之即席 / 作者:王安石 |
釀成吳米野油囊,卻愛清談氣味長。
閑日有僧來北阜,平時無盜出南塘。
風亭對竹酬孤峭,雪逕尋梅認暗香。
江水中(左氵右霝)應未變,一杯終欲就君嘗。
|
|
次韻微之即席解釋:
《次韻微之即席》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釀成吳米野油囊,
卻愛清談氣味長。
閑日有僧來北阜,
平時無盜出南塘。
風亭對竹酬孤峭,
雪逕尋梅認暗香。
江水中(左氵右霝)應未變,
一杯終欲就君嘗。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景色和思考人生為主題。詩人王安石描述了自己的生活情境和內心感受。他以吳米和野油囊作為象征,表達了自己盡管生活簡樸,但仍然鐘愛清談和文化氛圍。詩人表示在平靜的日子里,有時會有僧人來到北阜(北山)拜訪,而平時他的南塘(南湖)卻沒有盜賊出現,暗示自己的生活安寧和寧靜。在風亭對竹的對照下,詩人表達了自己孤傲的性格和對清新高潔的向往。他通過雪逕尋梅,感受到了淡淡的花香,這使他認識到在寒冷的時節中,依然存在著美好與希望。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江水的思念,他渴望可以與知己共飲一杯江水,共享人生的美好時光。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境的構建,將詩人內心世界與自然景色相融合。王安石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自己對清談和文化的熱愛,并通過北阜和南塘的對比,展示了自己寧靜的生活狀態。他以風亭對竹和雪逕尋梅的景象,表達了對高潔和美好的向往,并在詩末表達了對江水的思念和對友誼的渴望。整首詩以平和、淡泊的心態,傳遞了對生活、自然和人情的感悟,展示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寧靜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