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 作者:王安石 |
幾年相約在林丘,眼見京江更阻游。
遺我珠璣何以報,恨無瑤玉與公舟。
|
|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解釋: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幾年相約在林丘,
多年來我們約定在林丘相會,
眼見京江更阻游。
然而如今,京江河水漸漸變得湍急,
無法順利前行。
遺我珠璣何以報,
你留下了珍貴的寶物給我,我該如何回報,
恨無瑤玉與公舟。
我懊悔沒有瑤玉和船只可供奉獻給你。
這首詩詞描繪了王安石與景純十四丈之間的友情和相聚之約。林丘是他們相會的地方,然而,由于京江水勢的變化,使得行船變得困難,阻礙了他們的相見。作者感到遺憾,因為景純十四丈給他留下了珍貴的禮物,而他卻無法以同樣珍貴的物品回報對方。這種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友誼的渴望,同時也流露出一種無奈和遺憾之情。
這首詩詞情感真摯,文字簡練。通過描寫作者與景純十四丈的友情,以及因為環境的變遷而難以相聚的困擾,展現了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詩中所提到的珠璣、瑤玉和公舟等象征著貴重和珍貴的禮物和交通工具,強化了作者對友情的重視和自己無法回報之感。整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讓讀者對友情產生共鳴,并引發對珍貴友誼的思考和贊美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