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 作者:王安石 |
藏春花木望中迷,水復山長道阻躋。
怊悵老年塵世累,無因重到武陵溪。
|
|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解釋:
詩詞:《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藏春花木望中迷,
水復山長道阻躋。
怊悵老年塵世累,
無因重到武陵溪。
中文譯文:
躲藏的春花木在遠處迷失,
水面反射著山巒,長路阻擋著攀登。
對于老年人來說,感到懊喪,塵世的累贅。
無法再次回到武陵溪的美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它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生的無常感到懷念和遺憾的情緒。
詩的開篇描述了"藏春花木",這是一種美麗的花木。然而,這些花木被遠離自己的目光所掩蓋,使得作者無法親自欣賞到它們的美麗,這象征著人生中錯過了一些美好的事物。
接著,詩中提到"水復山長道阻躋",這里表達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所遇到的阻礙和困難。水面倒映的山巒延綿不絕,而長路卻妨礙著作者的攀登,意味著他無法達到理想中的境地。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老年時光的感慨。他感嘆自己對塵世的種種牽絆和累贅,懷念過去年輕時的無憂無慮。"無因重到武陵溪"表明作者無法再次回到曾經令他心馳神往的地方,無法重溫年輕時的美好時光。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光陰逝去和人生無常的感慨和遺憾,表達了對失去和無法再回到過去美好時光的思念之情。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描繪了人生的無常和歲月的流逝,引發讀者對時間和生命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