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北檝南檣泊四垂,共憐金碧爛參差。
孤根萬丈滄波底,除卻蛟龍世不知。
|
|
金山三首解釋:
《金山三首》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這首詩描繪了金山的壯麗景色,同時也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北檝南檣泊四垂,
共憐金碧爛參差。
孤根萬丈滄波底,
除卻蛟龍世不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金山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的贊美和感嘆。首句“北檝南檣泊四垂”,描述了船只停泊在金山周圍,北面和南面都是船只的倚靠之處。這里的“金山”指的是山的名字,也可以代指山上的金色景觀。第二句“共憐金碧爛參差”,表達了作者對山上金碧輝煌、錯落有致景色的喜愛之情。作者將自己的情感與山景融為一體,感嘆金山的美麗和壯觀。
接下來的兩句“孤根萬丈滄波底,除卻蛟龍世不知”,描繪了金山之下的深海和其中的神秘生物。作者通過“孤根萬丈”來形容山的深入海底的情景,暗示著山勢的高大和堅固。同時,這里的“蛟龍”也可以象征著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整句詩意蘊含著金山的壯麗和深邃,以及人們對其真正內涵的未知。
這首詩通過對金山的描繪,展現了自然景觀的壯麗和神秘,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自然的敬畏和對人類認知的局限性。它帶給讀者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人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同時也引發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