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翁行 / 作者:王安石 |
塞翁少小壟上鋤,塞翁老來能捕魚。
魚長如人水滿眼,桑柘死盡生芙蕖。
漢家新堤廣能筑,胡兒壯馬休南牧。
北風卷卻波浪聲,只放田車行轣轆。
|
|
塞翁行解釋:
《塞翁行》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塞翁少小壟上鋤,
塞翁老來能捕魚。
魚長如人水滿眼,
桑柘死盡生芙蕖。
漢家新堤廣能筑,
胡兒壯馬休南牧。
北風卷卻波浪聲,
只放田車行轣轆。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在邊塞生活的老人的故事。詩中塞翁年輕時勞作在田地上,老來卻能夠捕魚。魚的背脊長得像人的背,眼睛里充滿了水,而桑樹和柘樹都死了,但新的芙蕖卻不斷生長。接著詩中轉到漢人修筑新的堤壩,胡人則停止了在南方放牧壯馬。北風吹卷著波浪的聲音,只聽見田車行駛的聲音。
賞析:
《塞翁行》通過描繪塞翁的生活和邊塞的變遷,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輪回。塞翁少時勞作在田地上,老來卻能夠捕魚,反映了人生的變化無常,人們在不同階段都會面臨不同的境遇。魚的形象象征著生命的起伏和變化,它們的眼睛充滿了水,意味著涌動的情感和生命的激情。桑樹和柘樹的死亡,以及新的芙蕖的生長,象征著生命的消亡和再生。
詩中還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漢人修筑新堤壩和胡人停止放牧壯馬的情景,展示了邊塞地區的變遷和不同文化的沖突。北風卷起波浪的聲音,與田車行駛的聲音相對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事物的更替。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和命運的思考,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通過對塞翁的生活和邊塞景象的描繪,詩詞喚起讀者對生命起伏和命運變遷的思考,引發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