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劉 / 作者:王安石 |
人各有是非,犯時為患害。
唯詩以譎諫,言者得無悔。
汾王昔監謗,變雅今尚載。
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南山詠種豆,議法過四罪。
玄都戲桃花,母子受顛沛。
疑似已如此,況欲諄諄誨。
事變故不同,楊劉可為戒。
|
|
楊劉解釋:
《楊劉》
人各有是非,犯時為患害。
唯詩以譎諫,言者得無悔。
汾王昔監謗,變雅今尚載。
末俗忌諱繁,此理寧復在。
南山詠種豆,議法過四罪。
玄都戲桃花,母子受顛沛。
疑似已如此,況欲諄諄誨。
事變故不同,楊劉可為戒。
中文譯文:
《楊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是非觀,犯錯時會帶來傷害和困擾。
只有詩詞能以巧妙的方式勸諫,說話者不會后悔。
古代汾王曾受到詆毀,但后來被人們珍視。
如今社會的風氣不同了,但這個道理仍然存在。
南山之上唱起了種豆歌,議論法律中的四種罪過。
玄都山上戲弄桃花,母子遭受了顛沛的命運。
如果這些事情都已經發生,怎么能期望諄諄教誨。
事情的發展總是不同的,我們可以從楊劉的故事中汲取教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的作品,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對比,表達了人們對于是非觀念的不同以及言論的重要性。詩中提到了汾王和楊劉兩個人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境遇和命運。汾王受到詆毀卻被后人重視,楊劉的故事則是警示人們要以這些歷史為戒。通過南山詠種豆和玄都戲桃花的描寫,詩人反映了社會的變遷和人們對于傳統價值的忽視。最后,詩人提出了事情的發展是不同的,暗示人們應當警惕并從歷史中吸取教訓。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強調了詩詞的重要性和言論的力量。它提醒人們要保持對是非的敏感和正確的判斷,同時也警示人們要珍惜傳統文化和價值觀。詩人通過歷史的借鑒來啟迪讀者,讓人們在不同的時代中都能夠明辨是非,避免重蹈覆轍。這首詩詞既具有思想性,又給人以啟示,展現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學才華和智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