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呂望之使君 / 作者:王安石 |
潮溝東路兩牛鳴,十畝漪漣一草亭。
委質山林如許國,寄懷魚鳥欲忘形。
紛紛易變浮云白,落落誰鍾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惡,想隨秋水肯揚舲。
|
|
招呂望之使君解釋:
詩詞:《招呂望之使君》
潮溝東路兩牛鳴,
十畝漪漣一草亭。
委質山林如許國,
寄懷魚鳥欲忘形。
紛紛易變浮云白,
落落誰鍾老柏青。
尚有使君同好惡,
想隨秋水肯揚舲。
中文譯文:
潮溝東路上,兩只牛在嘶鳴,
十畝地上泛起漣漪,一座小草亭。
委身于山林之中,如同一國,
寄托對魚鳥的思念,欲忘卻自己的形跡。
紛紛變幻的浮云潔白無瑕,
落落寂靜的老柏青翠。
還有那位使君,與我有相同的喜好和厭惡,
想象著與他一同乘船,在秋水中駛向遠方。
詩意和賞析:
《招呂望之使君》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抒發了詩人的情思和對友誼的向往。
詩的開篇,潮溝東路上兩只牛鳴叫,給人一種樸實自然的感覺,同時也暗示了詩人與自然的親近。
接著描繪了十畝地上泛起的漣漪和一個小草亭,這里展現了一幅寧靜美好的景象。草亭是詩人休憩和思考的地方,象征著詩人內心的寧靜與舒適。
下一句表達了詩人委身于山林之中,將自己融入大自然,感受山林的安寧和永恒。這里的山林如許國,意味著詩人將自己的寄托和歸屬感放在大自然中,感受到與自然的共生。
隨后,詩人寄托了對魚鳥的思念,欲忘卻自己的形跡。這里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希望能夠擺脫塵世的束縛,與魚鳥一樣自由自在。
接下來,詩中出現了紛紛易變的浮云和落落寂靜的老柏。浮云象征著世事變幻無常,而老柏則象征著永恒和堅韌。通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世事變遷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自己內心深處的堅定與寧靜。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使君的思念和向往。使君與詩人有相同的喜好和厭惡,詩人想象著與使君一同乘船,在秋水中追隨自然的腳步,追求內心的自由和寧靜。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對友誼和對自由的向往與追求。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堅定,以及對世事變遷的感慨。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勾勒出一幅自然與內心交融的美好畫面,引發讀者對自然、友誼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