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送程給事知越州 / 作者:王安石 |
千騎東方占上頭,如何誤到北山游。
清明若睹蘭亭月,暖熱因忘蕙帳秋。
投老始知歡可惜,通宵豫以別為憂。
西歸定有詩千首,想肯重來賁一丘。
|
|
次韻送程給事知越州解釋:
詩詞:《次韻送程給事知越州》
千騎東方占上頭,
如何誤到北山游。
清明若睹蘭亭月,
暖熱因忘蕙帳秋。
投老始知歡可惜,
通宵豫以別為憂。
西歸定有詩千首,
想肯重來賁一丘。
中文譯文:
千騎東方占據了上風,
為何誤入北山游。
若能在清明時分看到蘭亭的明月,
溫暖的熱情便忘卻了蕙帳的秋涼。
投入老年才知道歡樂可惜,
整夜歡宴只為了別離的憂愁。
雖然西歸定能寫出千首詩篇,
但愿能再次重返這個美好的小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送別之作。詩人以簡潔而深情的筆觸表達了對友人程給事離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
詩的開頭,詩人用"千騎東方占上頭"來形容程給事的壯麗形象,意指程給事在官場上占據了重要地位。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程給事誤入北山游的疑惑,暗示了程給事離開原本的位置和角色,可能是因為某種原因而離開了官場。
接下來的兩句"清明若睹蘭亭月,暖熱因忘蕙帳秋",詩人以蘭亭和明月作為象征,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蘭亭是東晉文學家王羲之的書屋,也是王安石的文學夢想之地,充滿了美好的文化氛圍。"清明"是春季的一個節氣,詩人希望在這個時候能夠與友人相聚,共賞蘭亭之美。而"蕙帳秋"則是指離別時的凄涼和寂寞。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友人離別的遺憾與憂慮:"投老始知歡可惜,通宵豫以別為憂",詩人意味著年老之后才明白歡樂的可貴,整夜的歡宴只是為了抵御別離的憂愁。
最后兩句"西歸定有詩千首,想肯重來賁一丘"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未來的期許。詩人相信友人程給事離開后一定能寫出許多優秀的詩篇,但詩人也希望友人能夠重返他們曾經共同賞識的美好之地。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友情和離別的情感,通過對友人的贊美、思念和期許,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祝福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