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 作者:王安石 |
此身南北老,愁見問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遠,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風起,悲歌不為鱸。
|
|
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解釋:
詩詞:《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作者:王安石(宋代)
此身南北老,愁見問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遠,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風起,悲歌不為鱸。
中文譯文:
我的身體在南北間奔波勞累,憂慮使我對前途感到擔憂。
大地廣袤,擴展到了蟠江、三楚之地;天空低垂,似乎降臨到五湖之上。
眺望云彩,內心感到遙遠,步行月影,感受到孤獨。
豪情萬丈的秋風吹起,悲歌不為了鱸魚而唱。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之一,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思考和感慨。詩人的身體穿梭于南北之間,長時間的奔波使他感到疲憊和憂慮,對未來的前景感到擔憂。
詩中描繪了廣袤的大地,以及天空低垂的景象,形容了作者身處陌生的地方,感受到了環境的壓迫和陌生感。觀看云彩,他的內心感到遙遠,步行月影,他感受到了孤獨。這些描寫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鄉之情。
然而,即使面對困境和孤獨,作者的內心仍然充滿了豪情和悲憤之情。他用"慷慨秋風起"來形容自己的情感,表達了他的豪情壯志。他的悲歌并非為了鱸魚而唱,這里的鱸魚可能象征著微不足道的功名利祿,詩人并不為這種虛名而歌唱,而是表達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和價值觀。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旅途中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內心情感的抒發,表達了詩人豪情壯志和對虛名的不屑,展示了他獨立自主、堅毅不拔的個性特征。這首詩在宋代文人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思想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