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逢原挽辭 / 作者:王安石 |
蒿里竟何在,死生從此分。
謾傳仙掌籍,誰見鬼修文。
蔡琰能傳業,侯芭為起墳。
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
|
|
王逢原挽辭解釋:
詩詞:《王逢原挽辭》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蒿里竟何在,死生從此分。
謾傳仙掌籍,誰見鬼修文。
蔡琰能傳業,侯芭為起墳。
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
中文譯文:
蒿草中終究何處,生死由此分離。
妄傳仙籍之事,誰曾見過亡靈修文。
蔡琰能夠傳承自己的事業,侯芭為了掘起墳墓。
傷心欲絕的北風之路,吹濕了我淚水灑在江水云間。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王安石所作,題為《王逢原挽辭》。詩中表達了對已逝世之人的哀悼和思念之情。
首句“蒿里竟何在,死生從此分。”表達了詩人對逝者的思念之情,逝者已經離開了塵世,蒿草中再也找不到他的蹤跡,生者和死者從此分離。
接下來的兩句“謾傳仙掌籍,誰見鬼修文。”意味著世人妄傳逝者已成仙、已有仙籍,以及鬼魂還在修煉文化之說。詩人在此表達了對于這種傳聞的懷疑和不解,認為這些傳聞都是虛幻的,沒有人真正見過亡靈修煉文學。
隨后的兩句“蔡琰能傳業,侯芭為起墳。”提到了兩個不同的人物。蔡琰可能是指蔡京,蔡京是宋代宰相,他能夠傳承自己的事業,意味著他的影響力和成就得以延續。而侯芭可能是指侯方域,他為了挖掘墳墓而出名。這兩句描繪了不同人物在世間的傳承和活動。
最后兩句“傷心北風路,吹淚濕江云。”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傷痛和悲傷之情。北風冷冽,傷心之情如北風吹襲一般凄涼,淚水濕潤著江水和云彩。整首詩通過對逝者的思念、對傳聞的質疑以及對生死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逝者的深深懷念和內心的痛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