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 / 作者:王安石 |
白下有賢宰,能歌如紫芝。
民欺自不忍,縣治本無為。
風月誰同賞,江山我亦思。
粉墻侵醉墨,怊悵綠苔滋。
|
|
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解釋:
詩詞:《贈上元宰梁之儀承議》
白下有賢宰,
能歌如紫芝。
民欺自不忍,
縣治本無為。
風月誰同賞,
江山我亦思。
粉墻侵醉墨,
怊悵綠苔滋。
中文譯文:
在白下有一位賢明的宰相,
他的歌聲如同紫芝一樣美妙。
看到民眾受欺凌,我無法忍受,
縣治本應該有所作為卻無所行動。
風景和月色,有誰與我一同欣賞,
江山美景,我也心系思念。
粉墻漸滲醉人的墨色,
我感到憂愁,綠苔在擴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著名政治家兼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對宰相的贊美、對民眾遭受欺凌的同情以及對國家的關切之情。
首先,詩中描述了一位賢明的宰相,他不僅才華出眾,歌聲優美如紫芝。這里使用紫芝一詞,既是對宰相才華的贊美,也象征著宰相的高尚品質。
接著,詩人表達了對民眾遭受欺凌的憤慨和無法忍受的情感。他明確指出縣治本應該有所作為,但卻無所行動。這體現了詩人對社會不公的關切和對民眾利益的呼吁。
然后,詩人表達了對美好風景和月色的向往,他詢問有誰能與他一同欣賞。隨后,他表達了對國家江山美景的思念,顯示出他作為一位政治家對國家的關懷和憂慮之情。
最后兩句描繪了粉墻漸滲醉人的墨色和懷念心情下綠苔的滋生。這里的粉墻和綠苔都是意境的象征,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郁和傷感。
整首詩通過對宰相、民眾和國家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社會現狀的關切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時流露出對時代的憂慮和對人民苦難的同情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