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慶歷公偕起,元豐我獨傷。
兩楹終昔夢,五鼎繼前喪。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風知不墜,能世有諸郎。
|
|
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解釋:
詩詞:《崇禧給事同年馬兄挽辭二首》
慶歷公偕起,元豐我獨傷。
兩楹終昔夢,五鼎繼前喪。
薰歇曾攀桂,甘留所憩棠。
素風知不墜,能世有諸郎。
中文譯文:
慶歷公與我一同起步,元豐時我獨自傷感。
兩位楹聯的友誼早已成為過去的夢,五鼎的離世接二連三。
曾經一起攀登過桂花的芳香,留連在喜愛的紅棠之間。
素風深知不會倒下,世間仍然會有像你一般的佳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給他的同年馬兄挽辭的二首詩中的一首。詩中表達了王安石對逝去友誼的懷念和對喪失的痛惜之情。
首先,詩人提到了慶歷公,這是指馬兄的父親馬植,與王安石一同參與慶歷變法。慶歷公與王安石一起追求改革,但元豐時期,王安石已經孤身一人,感到痛心和無奈。
接下來,詩人用兩楹和五鼎來象征友誼的破裂和逝去。楹是朝廷中的重要職位,兩位楹聯意味著親密無間的友情,但現在已經成為過去的夢。五鼎是古代的一種禮器,象征著權力和榮耀,而馬兄的喪失則給王安石帶來了更多的傷痛。
詩中還提到了曾經一起欣賞桂花香氣和停留在紅棠之間的美好時光,這是對過去友情的回憶和留戀。桂花和紅棠都是具有濃郁芳香的花木,代表著美好和友誼。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堅信和對未來的期望。素風即指純潔的風,意味著真摯的友情不會消失。能世有諸郎表示在這個世間仍然會有像馬兄這樣優秀的人物存在。
整首詩通過描繪友誼的逝去和對友情的思念,表達了王安石內心深處的悲傷和對逝去友誼的珍視。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未來的希望和對友誼長久存在的堅定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