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文帝 / 作者:王安石 |
輕刑死人眾,喪短生者偷。
仁者自此薄,哀哉不能謀。
露臺惜百金,灞陵無高丘。
淺恩施一時,長患被九州。
|
|
漢文帝解釋:
詩詞:《漢文帝》
作者:王安石(宋代)
輕刑死人眾,喪短生者偷。
仁者自此薄,哀哉不能謀。
露臺惜百金,灞陵無高丘。
淺恩施一時,長患被九州。
中文譯文:
輕微的刑罰使得人們紛紛喪命,短暫的生命讓有志之士為了生存而偷竊。
仁義之心因此變得淡薄,可悲啊,無法謀劃自己的命運。
豁然開朗的臺階值得珍惜,而灞陵卻沒有高聳的丘陵。
一時的淺薄恩情,帶來長久的苦難,遭受九州人們的指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創作的一首反映社會現實的作品。詩中以史實為背景,描述了漢文帝時期的社會問題和人們的悲苦遭遇。
詩的開頭描繪了輕微的刑罰導致眾多人喪命,而生命短暫的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偷竊。這反映了當時社會法律制度的不公和刑罰過重的問題,以及人們為了活命而被迫做出違法行為的困境。
接著,詩中指出由于社會的不公正和法律的不合理,仁義之心開始變得淡薄,人們失去了對他人的同情和關愛。作者感嘆說,無法改變這一現狀,真是令人悲傷。
在詩的后半部分,通過對比露臺和灞陵兩個地方的景象,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人們命運的思考。露臺雖然只是一個簡單的臺階,但卻被珍惜,而灞陵則沒有高聳的丘陵,暗喻社會沒有公正的仁義之心。
最后兩句表達了一時的淺薄恩情帶來的長久苦難,并受到全國人民的指責。這是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深刻思考和對社會問題的批判。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社會的黑暗面和人們的悲苦遭遇,表達了對社會不公的憤慨和對人性的反思。通過對社會現實的揭示,詩人呼吁人們關注社會問題,追求公正和仁義,為社會的進步做出努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