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吳季野再見寄 / 作者:王安石 |
衣裘南北弊風塵,志趣卑污已累親。
流俗尚疑身察察,交游方笑黨頻頻。
遠同魚樂思濠上,老使鷗驚恥海濱。
邂逅得君還恨晚,能明吾意久無人。
|
|
次韻吳季野再見寄解釋:
《次韻吳季野再見寄》
衣裘南北弊風塵,
志趣卑污已累親。
流俗尚疑身察察,
交游方笑黨頻頻。
遠同魚樂思濠上,
老使鷗驚恥海濱。
邂逅得君還恨晚,
能明吾意久無人。
中文譯文:
衣袍早已破損南北的風塵,
我的志趣卑微而骯臟,已經累及了親人。
世俗之中仍然懷疑著我的品行,
交往的朋友們則頻頻嘲笑我的行為。
遠方的人們快樂如魚兒,思念著濠河的暢游,
而我這老人只能讓海濱的海鷗感到恥辱。
能夠與你相遇卻又后悔為何晚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人理解我的心意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作品,通過自我剖析和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自己在塵世中的困境和內心的苦悶。詩人以自己的衣袍為喻,表達了自己在紛擾的世俗中受到了風塵的磨難,使得他的志向和品行受到了污染,甚至連親人都因此受累。他感嘆世俗之中對他的懷疑和嘲笑,暗示了他在社會中孤立無援的狀態。
詩中提到遠方的人們快樂自如,思念濠河的自由暢游,而詩人卻只能在海濱引起海鷗的恥笑。這種對比,表達了詩人內心對自由和純真的向往,同時也暗示了他在現實中的束縛和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與吳季野這位知音相遇的喜悅,卻又對相遇的時機晚了而感到后悔。他感慨自己已經很久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心意,暗示了他在當時的政治環境和社會壓力下的獨特思想和困境。
這首詩詞以自我反思和自我嘲諷的方式,通過描繪自己的困境和內心的矛盾,表達了對自由和純真的向往,以及在世俗中的無奈和痛苦。詩人王安石以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他對現實的思考和對理想的追求,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了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