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耿天騭惠梨次韻奉酬三首 / 作者:王安石 |
開國桐鄉已白頭,國人誰復記前游。
故情但有吳塘水,轉入東江向我流。
|
|
耿天騭惠梨次韻奉酬三首解釋:
詩詞:《耿天騭惠梨次韻奉酬三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開國桐鄉已白頭,
國人誰復記前游。
故情但有吳塘水,
轉入東江向我流。
中文譯文:
開國時的桐鄉已經白發蒼蒼,
國家的人民誰還能記得過去的往事。
只有吳塘的水依然保留著舊時的情懷,
它轉向東江,向我流淌而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為耿天騭惠梨所作的答詩,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
首句“開國桐鄉已白頭”,描繪了桐鄉已經歷經滄桑,歲月已久,人們已經逐漸淡忘了開國初期的艱辛和輝煌。作者借桐鄉之景,抒發了對國家歷史的關懷和思考。
第二句“國人誰復記前游”,表達了對國家人民的擔憂。國人對過去的輝煌已經漸漸淡忘,不再記得曾經的榮耀和奮斗。這句詩抒發了作者對人民的期望,希望大家能夠珍惜歷史記憶,不忘初心。
第三句“故情但有吳塘水”,以吳塘水作為象征,表達了對過去情感的懷念。水是流動的,它承載著歷史的記憶,代代相傳。吳塘水成為了作者對過去情感的寄托和依托。
最后一句“轉入東江向我流”,表達了對時光流轉的感慨。東江作為水的代表,流向作者所在的地方,傳遞著歷史的變遷和人生的滄桑。詩人通過描述水的流動,表達了對時間的感嘆和對歷史的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桐鄉、吳塘水和東江,抒發了對歷史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蘊含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期望,呼喚人們珍惜歷史記憶,不忘初心,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不可逆轉的深切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