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耶溪歸興 / 作者:王安石 |
若耶溪上踏莓苔,興罷張帆載酒回。
汀草岸花渾不見,青山無數逐人來。
|
|
若耶溪歸興解釋:
詩詞:《若耶溪歸興》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若耶溪上踏莓苔,
興罷張帆載酒回。
汀草岸花渾不見,
青山無數逐人來。
中文譯文:
我踏著若耶溪上的莓苔,
興致勃勃地張起帆,載著酒回家。
河岸的汀草和岸邊的花全部看不見,
青山連綿不絕地追隨著行人而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寫的是作者王安石在若耶溪上的一次歸程。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行人的動態,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和對自然景物的贊美。
首句描述了作者踏上若耶溪的莓苔,展示了他身臨其境的感覺。接著,描述了他從某種興奮狀態中歸來,張起帆船,載著酒回家。這里的"興罷"意味著他在某種活動或者事情之后的滿足感和喜悅,同時也暗示了他的精神愉悅。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河岸的汀草和岸邊的花,但作者卻說它們"渾不見",這是一種修辭手法,通過暗示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喜悅之情,使得自然景物變得模糊,因為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歸程的喜悅上。
最后兩句"青山無數逐人來"描繪了青山連綿不絕,無數的山巒仿佛都在追隨著行人。這里的"逐人來"表達了山巒仿佛在向作者致意,也展示了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內心喜悅的情感,同時也展現了自然與人的和諧相處。它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將自然景色和人的情感有機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寧靜、美好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