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中道挽辭 / 作者:王安石 |
文史傳家學,聲名動帝除。
蘭堂空作賦,金匱不讎書。
勝事悲疇昔,清談想緒余。
吹簫索上去,歸國有魂車。
|
|
宋中道挽辭解釋:
詩詞:《宋中道挽辭》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中文譯文:
文史傳家學,
聲名動帝除。
蘭堂空作賦,
金匱不讎書。
勝事悲疇昔,
清談想緒余。
吹簫索上去,
歸國有魂車。
詩意和賞析:
《宋中道挽辭》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表達了他離開朝廷時的感慨和留戀之情。詩中通過描繪自己在朝廷中的成就和名聲,以及離開后的空虛和遺憾,表達了對功名權勢的追求和對過去的回憶。
詩的開頭兩句"文史傳家學,聲名動帝除",表明王安石在文學和歷史領域的成就,他的聲名在當時朝廷中廣為傳頌。接著,詩中提到了他的書齋中的蘭堂空虛,暗示了他離開朝廷后的孤寂和失落。"金匱不讎書"則意味著他的著作被塵封起來,沒有被世人所珍視。
接下來的兩句"勝事悲疇昔,清談想緒余"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勝利和榮耀的懷念,以及對清談和學問的思念。他感慨萬分,回憶起往昔的輝煌和自己暢談學問的時光。
最后兩句"吹簫索上去,歸國有魂車"則表達了王安石對歸國的渴望和對家鄉的眷戀。簫聲裊裊,索引著他向上攀登,希望能夠重返朝廷。而"歸國有魂車"則寓意著他的靈魂即將回到故鄉。
整首詩詞通過對王安石個人經歷和情感的描繪,抒發了他對功名欲望和過去榮耀的思考,以及對家鄉和歸國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押韻手法,給人以深刻的藝術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