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宗皇帝挽辭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玉冊上鴻名,猶殘警蹕聲。
忽辭千歲祝,虛卜五年征。
羽衛悲哀送,山陵指顧成。
謳歌歸圣子,世孝在持盈。
|
|
英宗皇帝挽辭二首解釋:
詩詞:《英宗皇帝挽辭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玉冊上鴻名,猶殘警蹕聲。
忽辭千歲祝,虛卜五年征。
羽衛悲哀送,山陵指顧成。
謳歌歸圣子,世孝在持盈。
中文譯文:
寶玉冊上記載了偉大的名字,仍然回蕩著莊嚴的警鳴聲。
突然辭別了千歲的祝福,卻只能虛擬地卜算五年的征程。
羽衛悲痛地送行,山陵指著遠方的歸宿。
歌頌歸來的圣子,世間的孝道在繼續傳承。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為宋英宗寫的挽辭,表達了對英宗皇帝的悼念和贊頌。詩中通過描述皇帝的辭世場景,表達了對他的功績和才名的贊美,同時也展現了人們對皇帝的深深懷念和悲傷之情。詩中提到了羽衛(皇家衛士)悲痛地送行,山陵指明了皇帝的歸宿,表示人們對皇帝的追思和希望他能在來世安享幸福。最后一句歌頌了皇帝的圣子,并強調了世間對孝道的傳承。
賞析:
這首挽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對英宗皇帝的深深懷念和對他的功績的贊頌。作者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手法,通過玉冊、警蹕聲、千歲祝福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皇帝生前的輝煌和離世后的悲傷場景。詩中的對比手法也很巧妙,將皇帝的千歲祝福與虛卜五年征程相對照,凸顯了皇帝的功業和人們對他的期望。最后一句歌頌了皇帝的圣子和世間的孝道,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尊孝的價值觀。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作者和人們對英宗皇帝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