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窺園 / 作者:王安石 |
杖策窺園日數巡,攀花弄草興常新。
董生只被公羊惑,肯信捐書一語真。
|
|
窺園解釋:
詩詞:《窺園》
作者:王安石(宋代)
杖策窺園日數巡,
攀花弄草興常新。
董生只被公羊惑,
肯信捐書一語真。
中文譯文:
手扶拐杖漫步于園中,日復一日地巡視,
攀摘花朵,玩弄青草,興致始終如新。
董生只被《公羊傳》所迷惑,
難以相信放棄書籍的言論是真實的。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安石的作品,描繪了詩人在園中漫步的情景。詩人手扶拐杖,不斷地巡視園中景物,每一天都能發現新的樂趣。他攀摘花朵,玩弄青草,興致始終如新,展現出對自然的熱愛和生活的愉悅。
然而,詩中提到了董生被《公羊傳》所迷惑的情節。這里的董生指的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代表著那些被權威所束縛、無法自由思考的人。《公羊傳》是一部儒家經典,主張遵守傳統禮教,不鼓勵個人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董生被這種思想束縛住,不愿相信放棄書籍的言論是真實的。
整首詩通過對園中景物和董生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自由思想和個性的追求。他希望人們能夠擺脫束縛,勇于探索,不被傳統的觀念所限制。這種追求與王安石時代的變革思潮相吻合,他積極推行變法,提倡新政,力圖改革舊有的制度。
《窺園》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現了詩人對自由思想和創新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思潮。它在宋代文學史上獨樹一幟,展示了王安石作為政治家與文人的多樣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