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花 / 作者:王安石 |
朝摘桃花紅破萼,莫摘李花繁滿枝,客心浩蕩東風急,把酒看花能幾時。
|
|
李花解釋:
詩詞:《李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朝摘桃花紅破萼,
莫摘李花繁滿枝,
客心浩蕩東風急,
把酒看花能幾時。
中文譯文:
早晨采摘桃花紅破開花瓣,
不要采摘李花,因為它們盛開在枝頭,
客人的心思如浩蕩的東風一樣急躁,
品味花朵、暢飲美酒的時光能持續多久呢?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對人生短暫和歲月易逝的思考和感慨。詩中通過對桃花和李花的對比,抒發了對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
首先,詩人用“朝摘桃花紅破萼”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景象,桃花在清晨被采摘,花瓣已經展開破碎。這一句表現了桃花的短暫和易逝,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逝。
接著,詩人告誡人們不要摘取李花,“莫摘李花繁滿枝”。李花盛開在枝頭,象征著豐收和富饒,而摘取李花則意味著剝奪未來的希望和美好。這里李花也可以被理解為詩人對于人生中一些美好時光和經歷的珍惜和不舍。
接下來的兩句“客心浩蕩東風急,把酒看花能幾時”,表達了詩人對于時間的感慨和思考。詩人以客人的心思來象征自己,心思如東風般浩蕩、急躁。詩人意識到時間的流逝,他在短暫的人生中,希望能夠把握住每一個美好的時刻,品味花朵的美麗,暢飲美酒,但他也深知這些美好的時光是如此短暫和轉瞬即逝。
整首詩通過對桃花和李花的對比,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思考,表達了人生短暫和歲月易逝的主題。詩人王安石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引起讀者對于人生價值和時光寶貴的思考。這首詩富有哲理性和情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