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螯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車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殼以無味棄,棄之能久存。
予嘗憐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嘗怪其殼,有功不見論。
醉客快一噉,散投墻壁根。
寧能為收拾,持用訊醫門。
|
|
車螯二首解釋:
詩詞:《車螯二首》
車螯肉甚美,由美得烹燔。
殼以無味棄,棄之能久存。
予嘗憐其肉,柔弱甘咀吞。
又嘗怪其殼,有功不見論。
醉客快一噉,散投墻壁根。
寧能為收拾,持用訊醫門。
中文譯文:
車螯的肉非常美味,因為美味而被烹煮。
殼是無味的,被拋棄后能夠長久保存。
我曾經憐憫它的肉,柔軟而甜美地咀嚼吞咽。
又曾經感到奇怪它的殼,有功勞卻不受人重視。
醉酒的人開心地一口吞下,隨意地扔向墻壁根部。
寧愿去整理它們,用以詢問醫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由宋代文學家王安石所作,以描述車螯(指甲蟹)的特點和表達作者的感慨為主題。
首先,詩人表達了車螯肉的美味和被烹煮的命運。車螯的肉被描繪為美味可口,由于美味而被人們烹煮食用。這里,車螯的肉可以被視為代表各種被人們捕獲和消費的美味食物,同時也暗示著人們對美味食物的追求和享受。
其次,詩人表達了對車螯殼的思考。車螯的殼是無味的,因此被人們拋棄,但殼卻能夠長久保存。這里,車螯的殼可以象征一些人或事物在外貌或表面上沒有吸引力,被人們忽視或輕視,但實際上卻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通過這種比喻,詩人提醒人們要善于發現事物的內在價值,不要只看表面。
最后,詩人以醉客隨意扔車螯的情景,表達了對人們漠視珍貴事物的遺憾。醉客在享用車螯的美味后,毫不在意地將它們隨意丟棄,不愿去整理和收拾。這種行為反映了人們對珍貴資源的浪費和不加珍惜的態度。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提醒人們要珍惜身邊的美好事物,不要隨意浪費和忽視它們。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車螯的描寫和比喻,抒發了對美味食物的追求、對被忽視事物的思考以及對資源浪費的警示。它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以及獨特的比喻手法,使讀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思考人與事物的真正價值和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