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和甫祥源觀醮罷見寄 / 作者:王安石 |
竊祿祠官久見容,每持金石薦宸衷。
鈞天忽忽清都夢,方丈寥寥羽水風。
知結勝緣人意外,想尋陳跡馬蹄中。
新詩起我超然興,更感鍾山蕙帳空。
|
|
酬和甫祥源觀醮罷見寄解釋:
《酬和甫祥源觀醮罷見寄》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竊祿祠官久見容,
每持金石薦宸衷。
鈞天忽忽清都夢,
方丈寥寥羽水風。
知結勝緣人意外,
想尋陳跡馬蹄中。
新詩起我超然興,
更感鍾山蕙帳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友人和甫祥源在醮罷之后贈送他的禮物的感激之情。王安石擔任竊祿祠官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但他每次奉上金石之物時,仍然受到重視和歡迎。他形容自己仿佛在夢中感受到了天地的宏大和清凈,自然的景色也讓他感到寧靜。他感慨于人生的巧合和命運的安排,回想起自己追尋事物本源的歷程,就像馬蹄踏過的痕跡。新寫的詩讓他感到超脫塵世的喜悅,同時也讓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了時光流轉的無常。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王安石的內心感受和思考,展示了他對友人的感激之情和對生命意義的思索。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
詩句中的"竊祿祠官久見容",揭示了作者在官職上得到重視和認可,體現了他的才華和能力。金石代表著珍貴的禮物,"每持金石薦宸衷"表達了作者不斷奉獻自己的心血和才華,以期得到更高的認可。
"鈞天忽忽清都夢,方丈寥寥羽水風"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在夢中感受到的寧靜和自然之美。通過這樣的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的追求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
"知結勝緣人意外,想尋陳跡馬蹄中"表達了作者對于命運的思考和對人生巧合的感慨。作者深知人生的結局勝過一切計劃和預期,他回顧自己追尋事物本源的歷程,仿佛在回顧馬蹄踏過的痕跡,反思命運的安排和自己的人生軌跡。
"新詩起我超然興,更感鍾山蕙帳空"表達了作者對詩歌創作的喜悅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新寫的詩使他感到超越塵世的喜悅,也更深刻地感受到時光流逝的無常。鍾山蕙帳空是指作者在山中的茅屋,暗示了他超脫塵世的心境和尋求內心寧靜的愿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感激之情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王安石的情感和思想世界。他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命運、人生的思考,表達了對友人的感激和對內心寧靜的向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意象的運用和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詩歌才華和對人生的思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