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元豐五首 / 作者:王安石 |
露積成山百種收,漁梁亦自富蝦鱒。
無羊說夢非真事,豈見元豐第二秋。
|
|
歌元豐五首解釋:
詩詞:《歌元豐五首》
露積成山百種收,
漁梁亦自富蝦鱒。
無羊說夢非真事,
豈見元豐第二秋。
中文譯文:
露水積聚成山,百種豐收;
漁梁之間也富有著蝦和鱒魚。
沒有羊兒說的夢不是真事,
難道已經見到了元豐的第二個秋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歌元豐五首》是他在元豐年間(1078-1085年)寫的五首歌頌元豐時期的詩歌。
詩的開篇,“露積成山百種收”,描繪了豐收的景象。露水積聚成山,象征著大地的滋潤和豐饒,百種收獲也反映了豐收的喜悅。
接著,“漁梁亦自富蝦鱒”,描述了漁梁地區的富饒。漁梁是指江河湖泊中的漁場,這里不僅有豐富的魚蝦資源,而且自然豐饒,使人們的生活富足。
然后,“無羊說夢非真事”,表達了對于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羊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幸福,夢境則是人們向往美好未來的寄托。這句詩表示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并且堅信美好的愿景不是虛幻的。
最后一句,“豈見元豐第二秋”,抒發了對元豐時期的稱贊和慶賀。元豐是北宋時期的一個繁榮時期,王安石通過這句話表示元豐時期的繁榮景象令人難以置信,如同經歷了兩個秋天一樣。
整首詩以豐收、富饒和美好未來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對元豐時期的贊美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同時,詩中運用了象征和隱喻的修辭手法,使詩意更加深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