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壬戌正月晦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 / 作者:王安石 |
風暖柴荊處處開,雪乾沙凈水洄洄。
意行卻得前年路,看盡梅花看竹來。
|
|
壬戌正月晦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解釋:
詩詞《壬戌正月晦與仲元自淮上復至齊安》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暖柴荊處處開,
雪乾沙凈水洄洄。
意行卻得前年路,
看盡梅花看竹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壬戌正月晦(農歷一月的最后一天)的景象。詩人王安石在這一天與朋友仲元從淮河上返回齊安。詩中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內心感悟的表達,展示了詩人對于物態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賞析:
首句“風暖柴荊處處開”描繪了春天的景象,暖風吹拂下,植物開始迎來新的生機,柴荊花盛開。這一句意象鮮明,給人以溫暖和活力的感覺。
接著,詩人寫道“雪乾沙凈水洄洄”,描繪了冬天的景色。雪已經融化,沙子變干凈,水流不斷。這一句意味著冬天已經過去,春天的氣息開始擴散,大自然的景色煥發著生機。
第三句“意行卻得前年路”,表達了詩人對時光的感慨和思索。詩人回顧了前年的行程,意指自己對過去的經歷和歲月的反思。這句話暗示了詩人對于時光流逝的無奈和對過去時光的懷念。
最后一句“看盡梅花看竹來”,詩人以梅花和竹子作為象征,表達了對于美好事物的欣賞和追求。通過觀察梅花和竹子,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自然的力量,也表達了對于美的追求和對于生活的熱愛。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感悟,展示了詩人對于生活和時光的思考。詩中充滿了對春天、美好事物和自然力量的贊美,同時也透露出對于時光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慨。這首詩詞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于生活的熱愛與感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