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孫叔康赴御史府 / 作者:王安石 |
古人喜經綸,萬事慚強聒。
時來上青冥,俯仰但一節。
危言回丘山,聲利盡毫末。
由來治亂體,宿昔心已達。
肯隨俗好惡,議論輕自決。
遺風何寥寥,夢寐待豪杰。
天書下東南,趣召赴嚴闕。
長材晦朝倫,高行隱家闥。
新除酬問望,宿蘊行施設。
念吾非忘形,此理未易說。
|
|
送孫叔康赴御史府解釋:
《送孫叔康赴御史府》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古人喜歡經營治理,萬事都顯得羞愧無力。
時機到來上升天空,仰視或俯視只有一節。
危言回響在丘山之間,聲利只剩下微不足道的細節。
從古至今,治亂的規律已經洞悉,心中早已明白。
愿意追隨俗世的好惡,議論輕率地自行決定。
留下的風塵寥寥,希望在夢中等待著豪杰的出現。
天書下降在東南地方,召喚著前去嚴謹宮闕的人。
才華潛藏,早已隱退于家門之內。
新的職務帶來賞賜和咨詢,舊的經驗施展和布置。
思念自己并不忘失去的形象,這個道理并不容易解釋清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王安石對傳統治理的反思和對新體制的期望。詩人通過對古人喜歡經營治理的描述,暗示了自己對治理事務的看法,并以此來映射當時的時代背景。他認為傳統的治理方式已經顯得力不從心,對各種事物束手無策。然而,他又表達了對新政府的希望和支持,希望通過新的職務和機會來施展自己的才華,為社會作出貢獻。
詩中運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青冥、丘山、天書等,以增強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通過對古人和現狀的對比,詩人表達了對當時社會局勢的不滿和期待,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于治理事務的思考和主張。
整首詩詞抒發了王安石對時代變革的關注和對個人作用的思考,既有對傳統治理方式的批判,又有對新政府的期望。這首詩詞在王安石治理改革思想的背景下,展現了他對社會變革的渴望和個人價值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