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至丹陽寄表民 / 作者:王安石 |
曉馬駸駸路阻修,春風漠漠上衣裘。
三年銜恤空余息,一日忘形愿少留。
末路悲歡隨俯仰,此生身世信沉浮。
寄聲德操家人道,炊黍吾今且暫休。
|
|
將至丹陽寄表民解釋:
詩詞:《將至丹陽寄表民》
曉馬駸駸路阻修,
春風漠漠上衣裘。
三年銜恤空余息,
一日忘形愿少留。
末路悲歡隨俯仰,
此生身世信沉浮。
寄聲德操家人道,
炊黍吾今且暫休。
中文譯文:
清晨,馬匹才剛啟程,卻困于壞路。
春風微微吹拂著我的衣袍。
多年來的勞累和痛苦已經消散,
只希望在這一天能夠忘卻一切,少停留。
在末路的悲歡與起伏間搖擺,
我深信此生的身份和境遇是多變的。
我寄托著我的聲音和道德信仰給家人們,
現在,我只想放下一切,暫時休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感慨和對于人生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述了清晨出發的場景,馬匹受阻于修路的過程,形象地描繪了旅途中的艱辛和困難。接著,詩人描述了春風輕拂衣袍的畫面,傳遞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過去辛勞的感嘆,他銜恤已久,希望在這一天能夠忘記痛苦,少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接下來的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思考。他認識到人生的悲歡和起伏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人的身份和處境也是多變的,信任和希望都需要經歷過程中的實踐和驗證。
最后兩句詩是作者對于家人和道德的思考。他希望把自己的聲音和道德信仰傳遞給家人,同時也意味著對于社會和人倫關系的關注。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暫時放下一切的愿望,以獲得短暫的寧靜和安息。
這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生活的矛盾感受和對于人生的思考,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情感和思想風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