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星硯 / 作者:王安石 |
余聞星墮地,往往化為石。
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測。
持來當白日,光彩不為匿。
恍如起鴻蒙,俛仰帝垣側。
當由偶然似,見取參筆墨。
豪心蕩珍異,樂以萬金得。
南工始為偽,傅合巧無隙。
亦時疑世人,故自有能識。
|
|
七星硯解釋:
詩詞:《七星硯》
星墮地,化為石,
石上七星,理難測。
持來當白日,光彩不匿。
如起鴻蒙,仰望帝垣側。
或許偶然間,取之為筆墨。
豪情蕩漾,樂以萬金獲得。
南工始為偽,傅合巧無隙。
時常懷疑世人,故自有明辨者。
譯文:
我聽說星星墜落到地上,常常變成石頭。
石頭上有七顆星星,其中的道理我無法理解。
拿來作為硯臺,它的光彩無法隱藏。
仿佛起源于鴻蒙初辟的時刻,我俯視皇宮的一側。
也許是偶然間,我將它當作寫字的工具。
豪情激蕩,樂意用萬金去得到它。
南方的工匠最初是偽造的,但精巧無瑕。
有時我懷疑世人,所以自有能夠辨別真?zhèn)蔚娜舜嬖凇?br/> 詩意與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通過描寫一塊硯臺,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事的思考和人生觀的抒發(fā)。
詩中的“星墮地,化為石”意味著星星從天而降,變成了石頭,這是一種轉變和融合的象征。石頭上有七顆星星,這七顆星星的含義不為人所知,是“理難測”的。作者將這塊硯臺當作白天使用,它的光彩照耀不顯匿。這里可以理解為作者將智慧和才華融入日常生活,不掩飾自己的才華,而是毫不隱藏地展示出來。
詩中的“如起鴻蒙,仰望帝垣側”表達了作者對宇宙起源的思考和對神秘力量的敬畏。作者將硯臺比作起源于鴻蒙初辟時刻的宇宙,自己則如同仰望皇宮一般,虔誠而謙卑。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使用這塊硯臺寫字的情景。作者認為這是偶然的機緣,他用這塊硯臺書寫出千姿百態(tài)的文字。他懷著豪情和熱愛,甘愿用萬金去得到這塊寶貝般的硯臺。
最后兩句“南工始為偽,傅合巧無隙。亦時疑世人,故自有能識。”表達了作者對于偽裝和真實的思考。南方的工匠最初可能是偽造的,但他們的技藝卻無可挑剔。作者時常懷疑世人的真實性,但他相信真相總能被明辨出來。
整首詩以硯臺為主題,通過對硯臺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對于人生、智慧、才華和真實性的思考。它既有詩人對于宇宙起源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也有對于自身才華和追求的表達。同時,詩中還揭示了作者對于虛偽和真實的辨別的追求,表達了詩人對于真實和真相的渴望。整首詩意蘊含深邃,賞析時可從多個角度進行解讀,包括宇宙哲學、人生追求以及對于真實與偽裝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