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始皇 / 作者:王安石 |
天方獵中原,狐兔在所憎。
傷哉六孱王,當此鷙鳥膺。
搏取已掃地,翰飛尚憑凌。
游將跨蓬萊,以海為丘陵。
勒石頌功德,群臣助驕矜。
舉世不讀易,但以刑名稱。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堅冰。
|
|
秦始皇解釋:
詩詞《秦始皇》是宋代王安石所作,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天方獵中原,狐兔在所憎。
傷哉六孱王,當此鷙鳥膺。
搏取已掃地,翰飛尚憑凌。
游將跨蓬萊,以海為丘陵。
勒石頌功德,群臣助驕矜。
舉世不讀易,但以刑名稱。
蚩蚩彼少子,何用辨堅冰。
詩意:
這首詩詞以秦始皇為主題,表達了對秦始皇暴政的批評和不滿。詩中描述了秦始皇統治下的局勢,他對中原地區展開戰爭,以追捕狐貍和兔子為借口,實際上是對百姓的殘害。詩人感嘆六國的君主們都不如秦始皇,稱其為鳥中之鷹。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殘忍地清除異己,以至于已經沒有敵人可打,但他的野心和欲望仍然不止。他像游將一樣跨越蓬萊,將海洋當作平地。秦始皇為了吹噓自己的功績和美德,刻石紀念,而群臣則幫助他夸耀和炫耀。然而,這位詩人認為世人不應該只讀《易經》這樣的經典,而是應該了解秦始皇的暴政和苛刻的法律。最后兩句詩表達了對普通人民的同情,稱他們如同脆弱的少年,無法辨別堅冰的利害。
賞析:
《秦始皇》這首詩詞以婉轉的語言表達了對秦始皇暴政的強烈譴責。詩人通過形象的描寫,將秦始皇的行為與鷙鳥捕食、游將跨越蓬萊等場景相連,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視覺沖擊力。他用簡練的文字,點出了秦始皇統治的殘酷和獨裁,對當時的社會現象提出了批評。詩中的最后兩句,通過對少子和堅冰的比喻,突出了普通人民在這種暴政下的無辜和無助。整首詩詞以批判的態度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思想深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