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將 / 作者:王安石 |
誰將石黛染春潮,復捻黃金作柳條。
西崦東溝從此好,筍輿追我莫辭遙。
|
|
誰將解釋:
詩詞:《誰將》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誰將石黛染春潮,
復捻黃金作柳條。
西崦東溝從此好,
筍輿追我莫辭遙。
中文譯文:
誰能將石黛染上春潮,
再以黃金捻成柳條。
西崦與東溝從此美好,
馬車追我,無需拒絕迢遙。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所作,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首先,詩中提到的"石黛"是一種用石硯磨成的墨,而"春潮"則象征著生機勃勃的春天。這兩個意象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幅墨色春天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渴望。
接著,詩中描繪了一種奇特的景象,用黃金捻成柳條。黃金象征著富貴和珍貴,而柳條則是柔軟而富有生命力的象征。這種對黃金和柳條的結合,展示了作者對奇妙事物的幻想和創造力。這也可以理解為對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拘泥于常規,尋求獨特的方式和表達。
最后兩句詩,西崦與東溝,是地名,由此可見,詩人借景抒發了自己對美好環境的向往。而"筍輿追我莫辭遙"則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逐和不愿放棄的態度。"筍輿"可以理解為竹制的車輛,象征著自然的純樸和質樸,而"追我莫辭遙"則表示詩人積極追求美好事物的決心和意愿。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物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和環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時也體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心態和追求卓越的品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