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曾子固二首 / 作者:王安石 |
崔嵬天門山,江水繞其下。
寒渠已膠舟,欲往豈無馬。
時恩繆拘綴,私養難乞假。
低徊適為此,含憂何時寫。
吾能好諒直,世或非詭詐。
安得有一廛,相隨問耕者。
|
|
寄曾子固二首解釋:
詩詞:《寄曾子固二首》
崔嵬天門山,
江水繞其下。
寒渠已膠舟,
欲往豈無馬。
時恩繆拘綴,
私養難乞假。
低徊適為此,
含憂何時寫。
吾能好諒直,
世或非詭詐。
安得有一廛,
相隨問耕者。
中文譯文:
崔嵬的天門山,
江水環繞其下。
寒冷的渠道已固定船只,
想要前往難道沒有馬匹嗎?
時代的優待束縛著我,
私自養馬難以借得。
我沮喪地徘徊在這里,
想要表達的憂愁何時能寫出來?
我能夠欣賞真誠之人,
盡管世間或許有虛偽。
我如何能夠擁有一片田地,
與耕者一同追問。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寄曾子固二首》之一。詩中以崔嵬天門山和江水作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真誠的向往。
詩的開篇描繪了崔嵬的天門山,江水繞山而過,景色壯美。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去山外的愿望,但卻沒有馬匹作為交通工具,暗示著作者受到時代權勢的限制,無法輕易實現自己的心愿。
接下來,詩人抱怨時代的優待制度束縛著他,私自養馬難以得到批準和支持,從而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他在這種困境中徘徊,心中充滿憂慮,而又不知何時能夠表達出來。
然而,詩的結尾表達了作者對真誠之人的欣賞和向往。他希望能夠理解并寬容地對待直言不諱的人,盡管世間可能存在虛偽和詭詐。最后,他希望自己能夠擁有一片田地,與耕者一同生活,尋求真實和純粹。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背景,通過抒發自己的憂愁和對真誠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感慨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詩中也體現了王安石的政治主張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