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宋次道憶太平早梅 / 作者:王安石 |
大梁春費寶刀催,不似湖陰有早梅。
今日盤中看翦彩,當時花下就傳杯。
紛紛自向江城落,杳杳難隨驛使來。
知憶舊游還想見,西南枝上月徘徊。
|
|
次韻宋次道憶太平早梅解釋:
《次韻宋次道憶太平早梅》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大梁春費寶刀催,
不似湖陰有早梅。
今日盤中看翦彩,
當時花下就傳杯。
紛紛自向江城落,
杳杳難隨驛使來。
知憶舊游還想見,
西南枝上月徘徊。
詩意:
這首詩以太平年間的早梅為題材,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繪太平年間的景象,與湖陰地區的早梅形成對比,抒發了對故友的思念之情。
賞析:
此詩以景物寫情,通過對太平年間和湖陰早梅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的開頭寫大梁春天費盡寶刀修剪,卻不如湖陰有早梅盛開的景象。這里通過對比的手法,突出了湖陰早梅的美麗和珍貴。
接著,詩人轉換了視角,描述了當下的場景,盤中(指宴席)上觀賞剪下的梅花。當年在花下相聚時,就已傳遞酒杯,現在則只能在宴席上回憶往事。這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友誼的懷念和對逝去時光的留戀。
下面的兩句描述了梅花紛紛飄落,無法隨著驛使傳遞到遠方。這里運用了梅花飄落的形象,暗示了友誼的疏遠和時光的流逝,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無限思念。
最后兩句詩寫詩人對故友的思念之情。詩人希望能夠重逢,再次相聚,但思念卻如同樹上徘徊的月亮,遙遠而難以實現。這里通過西南枝上的月亮形象,傳達了詩人對友情的渴望和無奈。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逝去友誼和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展示了王安石深邃的感情世界和對人情的細膩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