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蓼蟲 / 作者:王安石 |
蓼蟲事業無余習,芻狗文章不更陳。
隱幾自憐居喪我,倨堂誰覺似非人。
難堪藏室稱中士,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緣灰未死,欲持新句惱比鄰。
|
|
蓼蟲解釋:
詩詞《蓼蟲》是宋代王安石創作的,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蓼蟲事業無余習,
芻狗文章不更陳。
隱幾自憐居喪我,
倨堂誰覺似非人。
難堪藏室稱中士,
祗合箕山作外臣。
尚有少緣灰未死,
欲持新句惱比鄰。
詩意:
這首詩以蓼蟲和芻狗作為隱喻,表達了詩人對自身才華的沮喪和無奈之情。蓼蟲和芻狗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生物,它們的事業和文章都無法有所成就。詩人自我懷疑,覺得自己的居所也像個陋室,不知有誰認為他像個普通人一樣。他感到自己在藏室中自稱為中士,卻只能作為箕山的外臣,形容自己的才華受到了限制和忽視。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憤懣之情,他說自己的才華尚未完全消亡,仍有一絲火苗,他希望能以新的詩句來憤怒地刺激鄰人。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在政治和文學上的自我困惑和不滿。蓼蟲和芻狗是微不足道的事物,通過將自己比作蓼蟲和芻狗,詩人暗示自己的才華和作品被忽視和輕視,無法得到應有的認可和發展。詩中的"隱幾"指的是隱居的小閣,詩人將自己比作居喪的人,表達了他對自己境遇的失落和無奈。"倨堂"指的是高雅的堂屋,詩人質疑自己是否有資格進入這樣的堂屋,是否被他人認可。"藏室"和"箕山"則是指王安石自己的政治生涯,他曾在政府中有所作為,但在變革失敗后被貶為外臣,這也是詩人自嘲和無奈的表達。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現狀的不滿和憤懣,他希望以新的詩句來激怒鄰人,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首詩情感真摯,語言簡練,通過微妙的隱喻和自我質疑,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不滿。它揭示了作者在政治和文學領域的挫折和困惑,同時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的處境和情感。整首詩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表達才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