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任村馬鋪 / 作者:王安石 |
兒童系馬黃河曲,近岸河流如可掬。
任村炊米朝食魚,日暮滎陽驛中宿。
投老經過身獨在,當時洲渚今平陸。
秫黍冥冥十數家,仰視荒蹊但喬木。
冰盤鱠美客自知,起看白水還東馳。
爾來百口皆年少,歸與何人共此悲。
|
|
書任村馬鋪解釋:
詩詞:《書任村馬鋪》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代
兒童系馬黃河曲,
近岸河流如可掬。
任村炊米朝食魚,
日暮滎陽驛中宿。
投老經過身獨在,
當時洲渚今平陸。
秫黍冥冥十數家,
仰視荒蹊但喬木。
冰盤鱠美客自知,
起看白水還東馳。
爾來百口皆年少,
歸與何人共此悲。
中文譯文:
孩童們系著馬于黃河的彎曲處,
靠近河岸的水流宛如可捧之物。
任村的人們燒米做飯,早晨吃魚,
日暮時在滎陽驛中過夜。
經過老人家的身影孤單地存在,
當時的洲渚如今已成平原。
稻谷和黍米矗立在十幾戶人家,
仰望著荒蹊,只見繁茂的喬木。
冰盤上的美味鱸魚,客人自己知曉,
起身觀望著白水,再往東疾馳。
自你來到這里以來,百口之家皆年輕,
回歸與何人共享此悲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描寫宋代農村景色和農民生活的作品。詩中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出了黃河河岸的風景,以及任村人們的生活場景。詩人通過描寫兒童牽馬、河水清澈、村民吃魚、旅客過夜等細節,展現了農村的寧靜和質樸。
詩中出現了老人、洲渚、喬木等形象,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社會的變遷。洲渚如今已平原,十數家的田園景象也逐漸消失,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城市化的發展。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農村生活的思念和對現代社會的無奈。百口之家皆年輕,意味著農村的老人輩已漸少,年輕一代選擇離開農村,與此相對應的是詩人對農村變遷所帶來的悲哀和失落。
整首詩以簡潔的文字和鮮明的意象,展示了王安石對農村生活的獨特感悟,同時也反映了社會變遷對農村的影響,寄托了詩人對鄉愁的思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