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董傳 / 作者:王安石 |
悠悠隴頭水,日夜向西流。
行路未云已,歸人空復愁。
文章合用世,顏發未驚秋。
一聽秦聲罷,還來上國游。
|
|
送董傳解釋:
詩詞:《送董傳》
悠悠隴頭水,
日夜向西流。
行路未云已,
歸人空復愁。
文章合用世,
顏發未驚秋。
一聽秦聲罷,
還來上國游。
中文譯文:
長長的隴頭水,
日夜向西流。
行路雖未知終點,
歸人卻空有憂愁。
文學才能適用于世間,
顏色未見衰老。
一聽到秦地的聲音停止,
便回來游歷故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表達了對友人董傳的送別之情。詩中以隴頭水為象征,描繪了水流日夜不停,向西奔流的景象,暗喻離別之苦與時光的流逝。行路未知終點,歸程充滿憂愁,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感和對友人歸程的擔憂之情。
接下來的兩句“文章合用世,顏發未驚秋”表達了詩人對董傳的贊美。董傳可能是一位文學才子,他的才華不會被歲月所侵蝕,顏色未見衰老,即使時光流轉,他的文采依舊不減當年。
最后兩句“一聽秦聲罷,還來上國游”揭示了詩人對董傳的期望和寄托。當董傳完成了在秦地的使命或成就后,他將返回故國,繼續游歷各地,綻放他的才華。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離別之情、對友人的贊美和對友人未來的期許,展現了王安石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情世態的敏銳觸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