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招吉甫 / 作者:王安石 |
經綸無地委蓬蒿,凜凜胸懷且自韜。
誰奮長謀平嶺海,猶將余力寄風騷。
名慚隨俗分中役,恨未收身恨外高。
永夜西堂霜月冷,邀君相伴有松醪。
|
|
奉招吉甫解釋:
《奉招吉甫》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綸無地委蓬蒿,
凜凜胸懷且自韜。
誰奮長謀平嶺海,
猶將余力寄風騷。
名慚隨俗分中役,
恨未收身恨外高。
永夜西堂霜月冷,
邀君相伴有松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王安石的個人情感和政治抱負。詩中通過對自己的思考和感慨,表達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個人追求和理想的堅持。
賞析:
《奉招吉甫》以王安石的典型風格寫就,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下面逐句分析:
經綸無地委蓬蒿:
"經綸"指治理國家的才能,"無地"表示沒有地方施展才能,"委蓬蒿"意味著被束縛在無足輕重的事物上。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在政治上的失意和無奈。
凜凜胸懷且自韜:
"凜凜"表示堅定、嚴肅,"胸懷"指胸襟、志向,"自韜"表示退隱、避世。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在困境中仍保持堅定的心志,決心隱居退避。
誰奮長謀平嶺海:
"誰"指自己,"奮長謀"表示努力追求長遠的目標,"平嶺海"指治理國家的廣闊范圍。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奮發努力,渴望為國家和民眾謀取長遠利益。
猶將余力寄風騷:
"猶將"表示仍然愿意,"余力"指剩余的力量,"寄風騷"意味著將個人才華傾注于文學創作。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將自己的剩余力量投入到文學創作中,通過詩詞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名慚隨俗分中役:
"名慚"表示名譽受損,"隨俗"表示隨波逐流,"分中役"表示分散于瑣碎的事務。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名利和社會壓力下的困擾和痛苦。
恨未收身恨外高:
"恨未收身"指為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感到遺憾,"恨外高"表示對外界的壓迫和限制感到憤怒。這句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無法擺脫現實束縛和社會壓力的痛苦和不滿。
永夜西堂霜月冷:
"永夜"表示長夜漫漫,"西堂"指禪室或書房,"霜月冷"表示寒冷的霜月。這句詩描繪了作者在孤獨和寂寞中度過的長夜,表達了他內心的孤獨和對世俗的冷漠。
邀君相伴有松醪:
"邀君相伴"表示邀請他人與自己一同共享,"有松醪"意味著有著松樹和美酒。這句詩邀請他人與作者一同分享隱居生活的樂趣,表達了作者希望能有志同道合的人陪伴自己。
綜合來看,《奉招吉甫》這首詩詞通過王安石自己的心境和情感,抒發了他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個人理想的追求。詩中表達了作者的堅定和決心,同時也流露出對名利和社會壓力的痛苦和無奈。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王安石的獨特文學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