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五牧笛 / 作者:王安石 |
綠草無端倪,牛羊在平地。
芊綿杳靄間,落日一橫吹。
超遙送逸響,澶漫寫真意。
豈比賣餳人,吹簫販童稚。
|
|
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五牧笛解釋:
詩詞:《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其五牧笛》
作者:王安石(宋代)
綠草無端倪,
牛羊在平地。
芊綿杳靄間,
落日一橫吹。
超遙送逸響,
澶漫寫真意。
豈比賣餳人,
吹簫販童稚。
中文譯文:
青翠的草地無邊無際,
牛羊散布在平坦的土地上。
薄霧彌漫在渺茫的夜色中,
夕陽斜照,吹奏著動聽的音樂。
音響回蕩遙遠無邊,
意境宏大、富有表現力。
怎能與那些賣餳的人相比,
他們吹奏的簫聲只為販賣童稚。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王安石的《和圣俞農具詩十五首》中的第五首,題為《牧笛》。詩人通過描繪田間牧場的景象,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農民勞動的稱贊。
首先,詩人描述了一片青翠的草地,牛羊自由地在平坦的土地上散布著,展現了一幅寧靜而美好的田園風景。接著,詩人描繪了夜幕下薄霧的彌漫,夕陽的斜照,伴隨著牧笛的悠揚吹奏,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溫暖的氛圍。
詩中的“超遙送逸響”和“澶漫寫真意”一句,通過音樂的回蕩和意境的描繪,展現了宏大而廣闊的場景,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壯麗和詩人內心的豪情。
最后兩句“豈比賣餳人,吹簫販童稚”,詩人通過對比,表達了對那些只為了謀生而吹奏簫聲的人的不屑和反思。他們吹奏的只是為了販賣童稚,而無法與自然和詩意相媲美。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田園景色和音樂的表現,展示了王安石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農民勞動的尊重。詩中寄托著對寧靜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純真、自由的崇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