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斜徑 / 作者:王安石 |
斜徑遇通南埭路,數家遙對北山岑。
草頭蛺蝶黃花晚,菱角蜻蜓翠蔓深。
|
|
斜徑解釋:
詩詞:《斜徑》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斜徑遇通南埭路,
數家遙對北山岑。
草頭蛺蝶黃花晚,
菱角蜻蜓翠蔓深。
中文譯文:
我在斜徑上遇到了通向南埭的路,
幾家遙望著北山的岑峰。
草地上的蛺蝶在黃花中飛舞,黃昏時分,
菱角和蜻蜓在翠綠的蔓藤深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條斜向前行的小徑,作者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景。首句中的“斜徑遇通南埭路”表達了詩人在行走中偶遇到一條通向南埭的小路,這條小路有著一種神秘和誘人的韻味。第二句“數家遙對北山岑”描繪了遠處北山的岑峰,給人以壯麗的景象。接下來的兩句以草地上的蛺蝶、黃花和菱角、蜻蜓為描寫對象,通過色彩的對比和細膩的描繪,使讀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靜謐和美麗。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諧與美妙,給人以寧靜和享受的感覺。
這首詩表達了王安石對自然景物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他通過描繪小徑、山峰、花草、昆蟲等自然元素,以及運用色彩的對比和形象的描寫,將讀者帶入一個美好而寧靜的自然世界。詩人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對細微之處的關注,傳遞了他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生命的贊美之情。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載體,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美麗而寧靜的畫面,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捕捉和描繪,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環境中,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同時,詩人也通過自然的形象和景物,表達了自己對生活和人生的感悟,呼喚人們關注自然、熱愛生活,并在平凡中尋求美好。整首詩以其自然、優美和富有感染力的描寫,展示了王安石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自然美的追求,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到了詩人的情感和思想的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