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中寄吉父 / 作者:王安石 |
白霧青煙入馬蹄,朝寒瑟瑟樹聲悲。
平山斷壟回環失,鳴鳥游魚上下隨。
廟算末聞收策士,瘴鄉誰與擇軍麾。
憂時自欲尋君語,行路何妨更有詩。
|
|
道中寄吉父解釋:
《道中寄吉父》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霧青煙入馬蹄,
朝寒瑟瑟樹聲悲。
平山斷壟回環失,
鳴鳥游魚上下隨。
廟算末聞收策士,
瘴鄉誰與擇軍麾。
憂時自欲尋君語,
行路何妨更有詩。
詩意:
這首詩以道路上的旅行為背景,表達了詩人王安石在旅途中的思考和心情。詩中描繪了白霧和青煙從馬蹄間飄散,朝寒中樹木發出凄涼的聲音。山勢平緩,道路曲折回環,導致方向容易迷失。鳴鳥和游魚無拘無束地上下自由移動。詩人感嘆自己身處的時代,政治上的人才選拔已經變得不公正,官府不再重視有才干的人,而是隨意選擇沒有能力的人來擔任軍隊的領導。在憂心忡忡的時刻,詩人自愿尋找志同道合的人來交談,他認為行走的路上寫詩并不妨礙他的目標。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旅途中的景物和詩人的情感。通過描寫白霧和青煙入馬蹄,以及朝寒中樹木的聲音,詩人表達了他孤獨而悲傷的心情。平山斷壟回環失的描寫暗示著詩人在迷茫的時刻,感到方向的困惑和迷失。鳴鳥游魚上下隨的形象描繪了自由和無拘束的狀態,與詩人當前所處的時代形成強烈的對比。詩人對政治腐敗和人才選拔不公的批評貫穿全詩,他認為廟堂上的決策已經失去了明智和公正,而自己則希望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來共同探討心中的憂慮。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他認為行路中寫詩并不會妨礙他的目標和追求,反而能夠帶來一種宣泄和寄托的方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時代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境界的渴望,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堅持自己信仰和追求的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