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橈 / 作者:王安石 |
柴荊散策靜涼飚,隱幾扁舟白下潮。
紫磨月輪升靄靄,帝青云幕卷寥寥。
數(shù)家雞犬如相識,一塢山林特見招。
尚憶木瓜園最好,興殘中路且回橈。
|
|
回橈解釋:
詩詞:《回橈》
柴荊散策靜涼飚,
隱幾扁舟白下潮。
紫磨月輪升靄靄,
帝青云幕卷寥寥。
數(shù)家雞犬如相識,
一塢山林特見招。
尚憶木瓜園最好,
興殘中路且回橈。
中文譯文:
柴荊散步在寧靜的涼風(fēng)中,
隱居在小舟上,白色的潮水涌動。
紫色的月亮升起,籠罩著迷蒙的光輝,
皇帝的青云幕布展開,寥寥無幾。
幾家村舍里的雞犬彼此熟悉,
一個小港灣中的山林顯得格外引人。
仍然懷念著木瓜園是最美好的,
興趣殘存于中途,再次劃槳而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xué)家王安石創(chuàng)作的詩作,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柴荊(指柴蔓荊棘)環(huán)繞下的寧靜之境,作者隱居于扁舟之上,觀賞白色的潮水涌動,表達了對自然的獨特感受。
接下來的兩句以紫色的月亮和皇帝的青云幕為意象,描繪了夜晚的美景。紫色的月亮在迷蒙的靄靄光輝中升起,仿佛籠罩著一層夢幻的色彩;皇帝的青云幕展開,寥寥無幾,暗示了隱居者對塵世的超脫和追求高遠的心境。
下半部分的詩句描繪了幾家村舍和山林的景色,以及作者對過去的回憶。村舍中的雞犬相互熟悉,暗示了隱居者與周圍環(huán)境的和諧共處;山林的景色引人入勝,特別吸引人的是一個小港灣,讓人心馳神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作者仍然懷念著曾經(jīng)的木瓜園,認為那是最美好的時光;然而,由于種種原因,作者的興趣已經(jīng)殘存于中途,但內(nèi)心依然渴望再次劃槳回歸過去的生活。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隱居生活的渴望為主題,通過對細膩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寧靜、淡泊的追求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