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深州晁同年 / 作者:王安石 |
秀色歸荒隴,新聲換氄毛。
日催花蕊急,云避雁行高。
駐馬旌旗暖,傳觴鼓吹豪。
班春不知負,短發為君搔。
|
|
寄深州晁同年解釋:
詩詞:《寄深州晁同年》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秀色歸荒隴,
新聲換氄毛。
日催花蕊急,
云避雁行高。
駐馬旌旗暖,
傳觴鼓吹豪。
班春不知負,
短發為君搔。
中文譯文:
美麗的景色回歸到了荒涼的草地,
新的聲音代替了舊的羽毛。
太陽催促花蕊急速綻放,
云彩躲避雁的隊列高飛。
馬匹在溫暖的旌旗下駐足,
傳遞酒杯,敲響鼓吹,展示英豪氣概。
春天的班彩不知疲倦,
剪短的發絲為你梳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生動的畫面,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色和熱鬧的場面。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繪,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生活美好與豪情壯麗的向往。
詩中的"秀色歸荒隴"表達了美景回歸到了偏遠的鄉野,意味著詩人身處離京城較遠的地方,思念友人的心情更濃烈。"新聲換氄毛"則意味著新的聲音取代了舊的羽毛,暗示著時光更迭和變革的氛圍。
下面的兩句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太陽催促花蕊急速綻放,云彩躲避雁的隊列高飛,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的活力和變化。這些景象與前兩句的描述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美好的時光和向往的情感。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熱鬧的場面,馬匹在旌旗下駐足,人們傳遞酒杯,敲響鼓吹,展示出豪情壯志。這里的"旌旗暖"暗示著春天的氣息,人們的活動充滿溫暖和活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友人離開后的思念之情,他說自己的班春(指春天的美景)不知疲倦,剪短的發絲為友人梳理,表達了他愿意盡心盡力為友人服務的心意。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和熱鬧的場面,表達了生活的活力和豪情壯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