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 / 作者:王安石 |
范蠡五湖收遠跡,管寧滄海寄余生。
可憐世上風波惡,最有仁賢不敢行。
|
|
世上解釋:
《世上》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范蠡收拾了五湖的痕跡,
管寧將寥廓的大海寄托余生。
可憐世間紛爭惡劣,
最有仁賢之人不敢行動。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當時社會風波和政治腐敗的憂慮和失望。范蠡和管寧都是中國歷史上富有智慧和仁德的人物,但他們都選擇了隱居避世,不愿意參與世間紛爭和邪惡之事。詩中的"范蠡五湖收遠跡"和"管寧滄海寄余生"表達了他們對清靜自守生活的追求和選擇。然而,作者也感到遺憾,因為在世間的紛爭中,最有仁賢之心的人們卻不敢行動,無法改變社會的風氣和局勢。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狀的擔憂和對人性的思考。范蠡和管寧作為歷史上著名的賢人,他們的選擇代表了一種對紛爭和腐敗的回避。作者通過對他們的描述,表達了對社會風波和邪惡之事的厭倦和不滿。詩中的"世上風波惡"暗示了社會的動蕩和黑暗面,而"最有仁賢不敢行"則表明了即使有善良和智慧之人存在,但他們也無法改變這種局面。
這首詩詞在表達作者對社會現狀的不滿和對美好人性的向往之間形成了一種對比。作者通過范蠡和管寧的形象,表達了一種逃避和無奈的情緒,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無望。整首詩詞簡潔有力,語言平實流暢,通過對歷史人物的借喻,展示了作者對社會倫理和人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警示和啟示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