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 / 作者:王安石 |
此身南北老,愁見問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遠,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風起,悲歌不為鱸。
|
|
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解釋:
這首詩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次韻唐公三首其三旅思》。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此身南北老,愁見問征途。
地大蟠三楚,天低入五湖。
看云心共遠,步月影同孤。
慷慨秋風起,悲歌不為鱸。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旅途思念之情。詩人感嘆自己的身體已經經歷了南方和北方的歲月長河,因此對旅途的困苦和辛勞感到憂慮和疲憊。他覺得大地廣袤,延伸至三楚之地(指湖北、湖南、河南),天空低垂入五湖(指洞庭湖、鄱陽湖、太湖、洪澤湖、駱駝湖),形容了旅途的廣闊和遙遠。
詩中提到看云心與遠方相伴,步行時月亮的影子也孤單地陪伴著他。這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和對遠方的向往之情。
最后兩句詩表現出詩人慷慨悲壯的情懷,秋風催動起他的激情,他的歌聲悲痛動人,但卻不是為了追求個人的名利地去歌頌。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旅途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思念和對遠方的向往。詩人使用了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地理景觀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將自己的心境與讀者產生共鳴。
詩中的對比手法和景物描寫都非常巧妙。通過地大天低的描繪,將旅途的廣闊和遙遠感傳達給讀者。詩人步行時月亮的影子與心中的遠方相伴,形象地表達了旅途中的孤獨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詩則展現了詩人慷慨悲壯的情懷和對真正的藝術追求的態度。
總體而言,這首詩情感深沉,意境獨特,通過對旅途的描繪和內心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眷戀和對藝術追求的堅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