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周仲章使君 / 作者:王安石 |
看君東下霅溪船,回首紛紛已五年。
簪筆少留吾所望,剖符輕去此何緣。
高麾行路穿秦樹,駿馬歸時著蜀鞭。
子墨文章應滿篋,承明宣室正詳延。
|
|
送周仲章使君解釋:
《送周仲章使君》
看君東下霅溪船,
回首紛紛已五年。
簪筆少留吾所望,
剖符輕去此何緣。
高麾行路穿秦樹,
駿馬歸時著蜀鞭。
子墨文章應滿篋,
承明宣室正詳延。
中文譯文:
目送周仲章使君東下霅溪船,
回頭看,已是五年紛紛過去。
簪筆少留吾所期望之物,
剖符輕輕飛去,此去何因緣。
高舉旌旗,穿過秦樹的道路,
駿馬歸來時著上蜀鞭。
周仲章的文章應該充滿了文案,
進入朝廷,宣揚明朝室廷的光輝。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作品,寫的是送別周仲章使君的場景。詩人以送別的方式表達對周仲章的祝福和對其未來使命的期望。
首句描繪了周仲章乘船東下的情景,霅溪是一條江河的名字,象征著離別的辭行。回首已經過去了五年,時間匆匆流逝,使人感嘆光陰的速度。
詩中提到簪筆少留,剖符輕去,表達了周仲章奔赴使命的決心,意味著他沒有多余的時間停留,要盡快完成自己的任務。這里的簪筆和剖符都是與官職相關的象征,簪筆代表文官身份,剖符代表官方文件。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周仲章行進的道路,高舉旌旗穿過秦樹。旌旗是行軍的標志,穿過秦樹意味著周仲章在行進途中充滿了艱險和困難。駿馬歸來時著上蜀鞭,蜀鞭是馬鞭的一種,表示周仲章將會順利完成使命,凱旋而歸。
最后兩句表達了對周仲章文才的贊美和對其事業的期待。子墨是周仲章的字,代表他的文才和學問,文章應滿篋意味著他的著作應該很多。承明宣室指的是明朝的朝廷,正詳延表示周仲章的事業將會得到明朝朝廷的重視和推崇。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送別之情和對周仲章的美好祝愿,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事業和官場的理解和思考。通過描繪周仲章奔赴使命的情景,表達了對忠誠、才華和成功的向往和贊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