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韻留題僧假山 / 作者:王安石 |
態足萬峰奇,功才一簣微。
愚公誰助徙,靈鷲卻愁飛。
竇雪藏銀鎰,檐曦散玉輝。
未應頹蟻壤,方此鎮禪扉。
物理有真偽,僧言無是非。
但知名盡假,不必故山歸。
|
|
次韻留題僧假山解釋:
詩詞:《次韻留題僧假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態足萬峰奇,
功才一簣微。
愚公誰助徙,
靈鷲卻愁飛。
竇雪藏銀鎰,
檐曦散玉輝。
未應頹蟻壤,
方此鎮禪扉。
物理有真偽,
僧言無是非。
但知名盡假,
不必故山歸。
中文譯文:
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態度足以迎接萬峰的奇景,
成就微不足道,才能渺小。
愚公又能誰來幫助移山,
而靈鷲卻為飛行而憂愁。
竇雪藏著價值連城的銀鎰,
屋檐上的曦光散發著玉輝。
未曾有蟻穴的土壤應該崩塌,
這才能鎮守著禪室的門扉。
物理學中存在真假之別,
而僧人的言辭卻沒有是非之分。
只知道名聲都是虛假的,
不必追求那虛幻的故山歸去。
詩意和賞析:
《次韻留題僧假山》是王安石的一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真實與虛幻、名聲與本質的思考。
詩的開篇以自然景物的壯麗形態作為鋪墊,態度足以迎接萬峰的奇景,暗示著作者對自然界的敬畏和欣賞。接著,作者將視線轉向人事,用愚公移山的典故來表達對奮斗和努力的贊頌,但又暗示著現實的無情和殘酷,靈鷲欲飛而又受制于現實的束縛,抒發了對人世間困境的感慨。
在第三、四句中,竇雪藏銀鎰,檐曦散玉輝,運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傳達出寶貴之物被隱藏起來,珍寶之光散發在屋檐之間,暗喻著世間珍貴的事物往往被埋沒在平凡之中。
接下來,詩人通過“未應頹蟻壤,方此鎮禪扉”的描寫,表達了對真實與虛幻、本質與表面的思考。頹蟻壤指未曾有蟻穴的土壤,意味著沒有被蟻穴破壞的堅固土地,作者以此比喻真實的本質。而禪室的門扉則象征著心靈的歸宿和寧靜,只有真實的本質才能守護住內心的平靜。
最后兩句“物理有真偽,僧言無是非。但知名盡假,不必故山歸”,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看透和對虛幻的拒絕。物理學中有真假之分,而僧人的言辭卻超越了是非的界限,意味著僧人所追求的是超脫塵俗的境界。名聲都是虛假的,所以不必追求那虛幻的故山歸去,表達了對名利虛幻性的領悟和對追求內心真實的建議。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事的描繪,以及對真實與虛幻、名聲與本質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對于人生的觸動和對追求內心真實的呼喚。它提醒人們要超越名利的追逐,尋求內心的寧靜和真實,把握住生活中真正有價值的事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