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哭張唐公 / 作者:王安石 |
堂邑山林久寂寥,屬車前日駐雞翹。
冥冥獨鳳隨云霧,南陌空聞引葬簫。
|
|
哭張唐公解釋:
詩詞:《哭張唐公》
堂邑山林久寂寥,
屬車前日駐雞翹。
冥冥獨鳳隨云霧,
南陌空聞引葬簫。
中文譯文:
哭張唐公
在堂邑山林久已寂寥,
屬車前曾日駐雞翹。
冥冥中,孤獨的鳳凰隨著云霧,
南陌上,只空聞引葬的簫聲。
詩意和賞析:
《哭張唐公》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哀悼之作,表達了對逝去的唐公(張方平)的悼念之情。
詩的開頭兩句描述了山林的靜謐,表現出時間的久遠和寂寥。"堂邑山林"指的是張方平的墓地,而"久寂寥"則暗示了唐公已經長眠多年。
接著,詩人提到過去曾經在唐公的屬車前駐足過,"屬車"是指唐代官員的隨從車輛,"雞翹"可能指的是車上的旗幟或者車上的標志物。這兩句描寫了唐公昔日的輝煌與榮耀。
接下來的兩句"冥冥獨鳳隨云霧,南陌空聞引葬簫"是整首詩的精華所在。"冥冥"意味著神秘和遙遠,"獨鳳"則指的是孤獨的鳳凰,象征著唐公的高貴和卓越。"隨云霧"表示鳳凰在云霧中飛翔,暗示了唐公已經逝去,只有靈魂在虛無飄蕩。
最后一句"南陌空聞引葬簫"則表達了詩人對唐公的追思之情。"南陌"指的是南方的大道,"引葬簫"是指在葬禮上吹奏的悲樂器。整句意味著即使在南方的大道上,也可以聽到為唐公吹奏的悲樂聲。這句話凸顯了唐公的偉大和對他的深深懷念。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唐公的哀悼,表達了詩人對逝去英才的敬仰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展現了對光輝歲月的回憶和對生命的無常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