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琴操十首·龜山操 / 作者:韓愈 |
龜之氛兮,不能云雨。
龜之枿兮,不中梁柱。
龜之大兮,祗以奄魯。
知將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
|
|
琴操十首·龜山操解釋:
詩詞:《琴操十首·龜山操》
朝代:唐代
作者:韓愈
龜之氛兮,不能云雨。
龜之枿兮,不中梁柱。
龜之大兮,祗以奄魯。
知將隳兮,哀莫余伍。
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
中文譯文:
龜山的氛圍啊,無法帶來云雨。
龜山的枝干啊,無法作為梁柱。
龜山的偉大啊,只能屹立于奄魯。
知曉將要崩潰啊,無人悲傷我這個伍子。
周公有鬼啊,唉,求我歸來輔佐。
詩意和賞析:
《琴操十首·龜山操》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通過描繪龜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未來的擔心。
首先,詩中使用了龜山作為象征,以突出作者的主題。龜山被描述為無法帶來云雨、無法作為梁柱,這意味著它雖然莊嚴偉大,卻無法為國家帶來雨水和支撐。這種描述暗指當時的社會和政治環境,暗示國家的困境和衰敗。
接著,詩中提到了奄魯,奄魯是指當時國家的名稱,這里用來指代整個國家。作者通過將龜山與奄魯聯系起來,表達了他對國家狀況的憂慮,似乎在預示國家的衰敗和崩潰。
最后兩句“知將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歸輔。”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和對自己的歸責。作者借用了周公的形象,暗示自己像周公一樣有智慧和才能,希望能夠回國輔佐,幫助國家走出困境。
整首詩詞蘊含著作者對國家衰敗的憂慮和對自己責任的思考。通過描繪龜山之景,抒發了作者對國家未來的擔心和對自身作用的思索,展示了韓愈作為一位文人士大夫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