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鳴雁 / 作者:韓愈 |
嗷嗷鳴雁鳴且飛,窮秋南去春北歸。
去寒就暖識所依,天長地闊棲息稀。
風霜酸苦稻粱微,毛羽摧落身不肥。
裴回反顧群侶違。
哀鳴欲下洲渚非。
江南水闊朝云多,草長沙軟無網羅。
閑飛靜集鳴相和,違憂懷惠性匪他。
凌風一舉君謂何。
|
|
鳴雁解釋:
《鳴雁》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鳴雁啊,哀鳴著飛翔,
窮秋時南去,春天北歸。
離開寒冷,找到溫暖,認識了歸宿,
天長地闊,棲息的地方稀少。
風霜的痛苦,吃的只有微薄的稻米和糧食,
毛羽被打落,身體瘦弱。
回頭看看,群伴都違背了,
悲鳴欲降落,卻不是洲渚(湖泊江河之間的陸地)。
江南水闊,上午多云,
草長而沙軟,沒有捕鳥的網羅。
自由地飛翔,靜靜地聚集,和著鳴聲和諧,
違背憂愁,懷著仁慈的本性,非彼等所為。
凌風一舉,君主啊,你說什么呢?
詩詞《鳴雁》通過描述鳴雁的飛行和生活狀態,抒發了作者對自由、歸宿和不受拘束的向往之情。韓愈以鳴雁為象征,描繪了鳴雁在苦難中飛翔的形象,表達了對逆境中堅持不懈、追求自由的贊美。詩中的鳴雁經歷了辛酸和困苦,但仍然保持著對美好歸宿的向往,同時對身處逆境的自己和社會現狀提出了思考。
在賞析中,詩中的鳴雁象征著個體的追求和自由意志,而作者則以君主的身份進行反問,抒發了對社會體制和制約個體自由的疑問和不滿。通過對鳴雁的描寫,韓愈表達了對自由、歸宿和不受拘束的向往,以及對社會現狀的批判。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示了韓愈的思想和情感,具有深刻的意境和思想內涵。
總之,詩詞《鳴雁》通過對鳴雁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由、歸宿和社會現狀的思考和向往。它以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韓愈的情感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深遠的詩意和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