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陵行(順宗陵也,在富平縣東北三十里) / 作者:韓愈 |
羽衛煌煌一百里,曉出都門葬天子。
群臣雜沓馳后先,宮官穰穰來不已。
是時新秋七月初,金神按節炎氣除。
清風飄飄輕雨灑,偃蹇旗旆卷以舒。
逾梁下坂笳鼓咽,嵽嵲遂走玄宮閭。
哭聲訇天百鳥噪,幽坎晝閉空靈輿。
皇帝孝心深且遠,資送禮備無贏馀。
設官置衛鎖嬪妓,供養朝夕象平居。
臣聞神道尚清凈,三代舊制存諸書。
墓藏廟祭不可亂,欲言非職知何如。
|
|
豐陵行(順宗陵也,在富平縣東北三十里)解釋:
詩詞:《豐陵行(順宗陵也,在富平縣東北三十里)》
作者:韓愈(唐代)
羽衛煌煌一百里,
曉出都門葬天子。
群臣雜沓馳后先,
宮官穰穰來不已。
是時新秋七月初,
金神按節炎氣除。
清風飄飄輕雨灑,
偃蹇旗旆卷以舒。
逾梁下坂笳鼓咽,
嵽嵲遂走玄宮閭。
哭聲訇天百鳥噪,
幽坎晝閉空靈輿。
皇帝孝心深且遠,
資送禮備無贏馀。
設官置衛鎖嬪妓,
供養朝夕象平居。
臣聞神道尚清凈,
三代舊制存諸書。
墓藏廟祭不可亂,
欲言非職知何如。
中文譯文:
羽衛煌煌一百里,
黎明出都門葬天子。
群臣雜沓馳后先,
宮官穰穰來不止。
此時初秋七月初,
金神按節炎氣除。
清風飄飄輕雨灑,
旗幟飄卷,展開自由。
逾越梁山下坂笳鼓咽,
險峻山巒直奔玄宮宇。
哭聲震天,百鳥鳴噪,
幽坎陰暗,白晝封閉,神靈座駕。
皇帝孝心深且遠,
供奉禮物充足無余。
設立官員,設衛隊,保護嬪妃,
日夜供養,如同平常生活。
臣子聽說神道要純潔,
三代的古制被記載在書中。
墓葬和廟祭不能混亂,
若非分內之事,該如何表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韓愈寫的一首挽歌,描述了唐順宗的喪葬儀式。韓愈以深沉莊重的語言描繪了陵墓建設的盛況,表達了對皇帝的尊敬和對神道儀式的重視。
詩中描繪了行列的壯觀景象,百里的羽衛隊伍,群臣和宮官絡繹不絕地前往陵墓。描寫了葬禮所處的時節,七月初的新秋,金神按節來消除炎熱的氣息,清風輕雨灑下,旗幟迎風飄揚。
接著,詩中描寫了葬禮隊伍途徑的險峻山巒,笳鼓聲回蕩,最終進入神秘的玄宮。在葬禮進行時,哭聲震天,百鳥驚擾,整個喪葬場景顯得肅穆而神秘。
詩的后半部分,韓愈表達了對順宗孝心深遠的贊揚,皇帝的葬禮得到了充分的供奉和禮節,官員和衛隊保護著嬪妃的安全,日夜供養,如同平常生活一樣。他還提到了神道的清凈和三代的古制,強調了墓葬和廟祭的莊重和規范,不可隨意亂來。最后,他表達了自己作為臣子,對于超越自己職責范圍的言辭,應該保持謹慎和恪守本分的立場。
這首詩詞以雄渾莊重的語言描繪了唐順宗的喪葬場景,展現了韓愈對皇帝的尊崇和對神道儀式的重視。通過描繪細致的細節,詩中展現了喪葬儀式的盛況和莊嚴,同時也表達了對孝心深遠的皇帝的贊揚和對神道儀式的規范的呼吁。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展現了唐代喪葬儀式的莊嚴和尊重,以及對孝道和神道的強調,體現了作者對于傳統禮儀和規范的重視和推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