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 作者:韓愈 |
君門不可入,勢利互相推。
借問讀書客,胡為在京師。
舉頭未能對,閉眼聊自思。
倏忽十六年,終朝苦寒饑。
宦途竟寥落,鬢發坐差池。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當去,咄咄無自疑。
|
|
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解釋:
《將歸贈孟東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是唐代韓愈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君門不可入,勢利互相推。
借問讀書客,胡為在京師。
舉頭未能對,閉眼聊自思。
倏忽十六年,終朝苦寒饑。
宦途竟寥落,鬢發坐差池。
潁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當去,咄咄無自疑。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韓愈將要離開長安返回故鄉的心情。他感慨君門不可入,指出封建社會的門閥制度,勢利相互推讓。他質問在京師的讀書人,為什么要留在這個充滿權力和虛榮的都市。他舉目無人能對話,只能閉目自我思索。他回想起自己在長安度過的十六年,一直飽受貧寒和饑餓的煎熬。在仕途上,他最終落得寥落孤單,鬢發已經變白。他描繪了潁水清澈而寂靜,箕山平坦而寧靜的景象。最后,他決定即將離去,毫不猶豫,不再懷疑自己的選擇。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韓愈內心的堅定和獨立精神。他不屑于權勢和虛榮,對封建社會的門閥制度持批判態度。他對在京師的讀書人提出質問,表達出對這種功利主義思潮的不滿。詩中的寒饑與寥落形容了他的艱苦經歷和宦途的挫折。潁水和箕山的描繪則展現了他對故鄉的向往和平靜的向往。最后,他決定離去,表達了他對自己選擇的堅定信念和果斷決定的態度。
整首詩詞以簡潔、直接的語言表達了韓愈對社會現實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反思。它反映了韓愈作為一位儒家學者對社會不公和虛榮的批判態度,同時也展示了他作為一個獨立思考者和行動者的決心和勇氣。這首詩詞在唐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表達了韓愈作為文學家和思想家的獨特風貌。
|
|